|
國際物流長期協(xié)議價的具體談判流程是怎樣的?針對海運整柜長期協(xié)議價談判的全流程指南,結合中亞航線實操經驗,從前期準備到合同簽署提供可落地的策略建議: 一、談判前準備(關鍵基礎) 1. 數(shù)據(jù)收集與分析 歷史價格曲線: 獲取過去3年起運港-目的港(如青島→塔什干)的季度均價 標注價格波動峰值(如2024年6月上漲22%)及觸發(fā)因素(水果出口高峰) 成本結構拆解: 燃油附加費(BAF)占比:通常為運費的15%-20% 中亞陸運段成本:哈薩克斯坦境內運輸約占全程的25% 清關費用:塔什干清關平均$300/柜(需確認是否包含在協(xié)議價中) 2. 船司背景調查 運力覆蓋: 確認船司在中亞航線的周班頻次(如每周≥2班) 檢查中轉港資源(如新加坡/伊斯坦布爾是否有自有冷庫) 歷史履約率: 查詢船司過去12個月的艙位保證率(目標≥90%) 核實超溫賠付記錄(如2024年某船司因制冷故障賠付$500/柜) 3. 自身需求定位 貨量預測: 提供未來12個月的月度出貨計劃(如每月5-8柜) 標注旺季月份(如6-8月預計出貨12柜) 彈性空間: 明確可接受的價格浮動上限(建議≤15%) 確定替代路線方案(如青島→阿克套陸運作為備選) 二、談判核心階段(分步攻略) 1. 初次接觸(建立基礎) 開場策略: 優(yōu)先聯(lián)系船司的冷鏈專線負責人(而非普通銷售) 信息試探: 詢問船司的淡季艙位利用率(低于70%時議價空間大) 了解回程貨匹配政策(如是否提供中亞返程貨源信息) 2. 條款博弈(關鍵對決點) 服務保障條款: 優(yōu)先排艙權:要求書面承諾"旺季(6-8月)排艙時間≤72小時" 溫度達標保證:明確"超溫賠付標準為貨值的5%/次" 數(shù)字化對接:要求提供API接口實時查詢艙位狀態(tài) 3. 讓步與妥協(xié)(策略性退讓) 可調整項: 延長協(xié)議有效期(如從12個月改為18個月)換取更低基礎價 接受分批鎖價(如前6個月固定價,后6個月按市場價9折) 底線堅守: 拒絕"一口價"模式(必須包含浮動機制) 堅持"不可抗力"定義包含霍爾果斯口岸封關(常見中亞風險) 三、談判后執(zhí)行(持續(xù)優(yōu)化) 1. 履約監(jiān)控 月度復盤: 對比實際運費與協(xié)議價差異(目標節(jié)省率≥8%) 統(tǒng)計艙位保證率(達標線≥90%) 數(shù)據(jù)對接: 要求船司每月提供溫度異常記錄(需標注處理結果) 驗證回程貨匹配率(實際回程貨量/承諾回程貨量) 2. 續(xù)約策略 提前3個月啟動: 收集船司履約問題清單(如排艙延遲、溫度超標) 評估市場新進入者報價(如中遠海運新開中亞航線) 升級條款: 將"浮動機制"與燃油期貨指數(shù)掛鉤(減少BAF波動風險) 要求增加"中亞內陸運輸保險"(覆蓋哈薩克斯坦境內風險) |
長和運雙清專線/DDP/DDU
|
|
|
|